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668.“你们这壮年人去事奉耶和华吧”表要离开那些处于确证真理的人,好叫他们敬拜主。这从“你们去”、“壮年人”和“事奉耶和华”的含义清楚可知:“你们去”是指要离开他们,如前所述(7658节);“壮年人”是指确证的真理,如下文所述;“事奉耶和华”是指敬拜主,如前所述(7654, 7658, 7664节)。“壮年人(或年轻人)”之所以表示那些处于确证真理的人,是因为“儿子”、“孩子”、“壮年人(或年轻人)”、“人”、“老人”表示处于其真正秩序中的聪明和智慧的方方面面。在天上,所指的就是这些方面而不是这些年龄阶段的人;因为天上的人拥有属灵的观念,属灵的观念具有这样的性质:来自纯自然界或世界的形像无法进入,而是立刻脱落,并转变为更适合天堂智慧和天使思维的那类形像。这就是为何“儿子”、“孩子”、“壮年人(或年轻人)”、“人”、“老人”在灵义上不可能表示那些被如此称呼的男人,只表示相对应的属灵事物,就是聪明和智慧的方方面面。所表示的是这些,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他们的那些地方的内义很明显地看出来。
在圣言中,“壮年人(或年轻人、年轻男子、青年男子等)”表示那些拥有聪明的人,或在抽象的天使观念层面上,表示聪明本身。他们因表示聪明,故也表示确证的真理,因为这种真理属于聪明。此外,在原文,此处用来表达“壮年人”的词源自力量和能力,这力量和能力是真理从良善所获得的,因而是确证的真理所获得的。因此,这名被归于主。撒迦利亚书
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邻舍(年轻人)。击打牧人,叫羊分散。(撒迦利亚书13:7)
不过,这些话论及主(参看马太福音26:31)。还有耶利米书:
背道的民女子哪,你反来覆去要到几时呢?耶和华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护卫(年轻)男子。(耶利米书31:22)
在原文,用于“壮年人(或年轻人、年轻男子)的另一个词表示聪明,因而表示属于聪明的真理,阿摩司书:
我打发瘟疫在你们中间,像埃及的样子;我用剑杀戮你们的少轻人,使马匹被掳掠。(阿摩司书4:10)
“像埃及的样子”表示被败坏的记忆知识;“被杀戮的少轻人“表示由此被毁灭的真理;“马匹被掳掠”表示被引入错误的理解力。
阿摩司书:
他们必飘流,从这海到那海,从北边到东边,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青年男子必因干渴发昏。(阿摩司书8:12-13)
“美貌的处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青年男子”表示聪明;“因干渴发昏”表示被剥夺真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们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此处所表示的不是美貌处女、青年男子,也不是因干渴发昏,这是显而易见的。耶利米书:
死亡上来,进了我们的窗户,入了我们的宫殿,要从街上剪除孩童,从大道上剪除年轻人。(耶利米书9:21)
又:
我所喜乐的城、荣耀的城,为何被撇弃了呢?因此,她的年轻人,必仆倒在街上。(耶利米书49:25-26; 50:30)
耶利米哀歌:
众民哪,听吧!看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年轻人都被掳去。(耶利米哀歌1:18)
在这些经文中,“年轻人”表示属于聪明的真理。
2807.“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看见作燔祭的羊羔”表示回答:神性人身或人性将提供那些要成圣的人。这从“自己看见”和“燔祭的羊羔”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神时,“自己看见”是指预见和提供,因为就最接近字义的内义而言,“看见”表示理解(2150, 2325节);就更内在的意义而言,“看见”表示有信(897, 2325节);而就至高意义而言,“看见”表示预见和提供。“燔祭的羊羔”是指那些要成圣的人类成员,如刚才所述(2805节)。从下文明显可知,“燔祭的羊羔”在此表示属灵人。用于燔祭和祭牲的各种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含义;也就是说:羊羔表示一样事物,绵羊表示另一样事物,小山羊和母山羊又表示一样事物,公羊和公山羊则表示另一样事物;公牛、小公牛和牛犊也一样。雏鸽和斑鸠同样有不同含义。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含义,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经上明确规定了每个具体日子和每种具体宗教节日,如赎罪、洁净或就职仪式和其它场合,该献哪种动物。若非每种动物都有某种特定含义,经上绝不会如此明确地规定哪种场合要献上哪种动物。
显然,古教会和后来的犹太教所执行的一切宗教仪式或外在敬拜形式都代表主,燔祭和祭物尤其代表祂,因为它们是希伯来民族的主要敬拜形式。它们因代表主而同时也代表人里面那些属于主的东西,即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因而代表那些属天或属灵,或应该属天或属灵的人自己。这就是为何“羊羔”在此表示属灵人,就是那些属于主的属灵教会的人。至于“我儿,神必自己看见作燔祭的羊羔”表示神性人身或人性将提供那些要成圣的人,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此处经上说的是“神必看见”,而不是“耶和华必看见”。当这两个名字出现,如出现在本章时,“耶和华”和“父”所表相同,“神”和“子”所表相同,因而在此表示神性人身或人性。这是因为论述的主题是属灵人,属灵人的拯救来自神性人身或人性(可参看2661, 271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